城市更新与治理分院

Urban Regeneration and Governance Branch

返回清华同衡官网首页
城市更新与治理分院
  • 首页

  • 中心概况

    • 中心简介
    • 中心业务所
    • 获奖信息
  • 项目展示

  • 联系我们

more

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

  •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| 《中国新闻周刊》发表尹稚...
  •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| 恽爽等专家接受《中国城市...
  •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·专家解读 | 尹稚教授:从以...
  • 尚嫣然: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要点与建设重点
  • 潘芳:完善城市更新政策机制 支撑保障城市更新行...
  •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| 《中国新闻周刊》发表尹稚...
  •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| 恽爽等专家接受《中国城市...
  •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·专家解读 | 尹稚教授:从以...
  • 尚嫣然:国家级零碳园区申报要点与建设重点
  • 潘芳:完善城市更新政策机制 支撑保障城市更新行...
more
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
  • 从1到N——新媒体与信息技术所在规划...

  • AI赋能城乡规划设计学科引擎会议成功...

  • 喜报|我院顾问张杰教授团队负责项目“...

  • 低空交流∣清华同衡总体分院与合作伙伴...

1234
  • 清华同衡荣获2025美国UN Design Award城市设计金...
  • 规划引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——责师五周年系列...
  • 数字技术赋能城乡规划科研与教学创新——西安建筑...
  • 清华同衡与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共话城市建设新实践...
  • 清华同衡参加“区域协调发展与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...
  • 清华同衡荣获2025美国UN Design Award城市设计金...
  • 规划引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——责师五周年系列...
  • 数字技术赋能城乡规划科研与教学创新——西安建筑...
  • 清华同衡与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共话城市建设新实践...
  • 清华同衡参加“区域协调发展与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...
推荐项目Project
  • 平谷分区规划(国土空间规划)(201...

    荣获2019年度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特殊贡献奖(一等奖) 2019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

  • 京津冀特色小镇规划建设问题研究——基...

    荣获2019年度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三等奖

  • 房山分区规划(国土空间规划)(201...

   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批复精神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各项战略要求,房山区会同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...

  • 北京市战略留白用地管理办法制定研究

    获得2021年度北京市优秀规划设计奖一等奖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/ 项目案例 / 正文
平谷分区规划(国土空间规划)(2017年-2035年)
2021年11月29日    城市更新与治理分院

所属分类: 国土空间规划及城市战略研究

项目地点:北京市

设计单位: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

项目负责人: 曹宇钧 潘芳

完成时间:2018年

图片展示
项目简介

项目背景:

2017年,党中央、国务院对新版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(2016年-2035年)》做出了批复。为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新总规的批复精神,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平谷区委区政府组织编制了《平谷分区规划(2017年-2035年)》。平谷区作为首都北京东部重要的生态涵养区,肩负着北京新总规赋予的保障首都生态安全、坚持绿色发展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发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。

2018年,平谷区成功创建了北京首个国家森林城市,而本身却面临着生态底线管控、生态区域治理水平滞后等问题;同时存在除“平谷大桃”之外缺乏强有力的城市名片,绿色发展方向不明确,对优质资源吸引力较弱;用地布局粗放低效,“半城半乡”情况突出,精细化治理缺失等问题。

规划构思:

本次分区规划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格局之下,以城乡治理为出发点,借鉴平谷区首创的“党建引领,街巷吹哨,部门报到”的基层治理模式,从“法治”、“共治”、“精治”三个方面多角度、多途径地落实北京新总规的各项要求,解决平谷区发展问题。

空间布置:

在全市一盘棋的基础上,把握特色化发展的方向,优化空间格局。科学配置资源,划定“两线三区”,加强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管控。完善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空间内在联系,合理确定用地比例。构建了平谷区“一城多点六园、两廊两带一区”的空间格局,以及“新城—新市镇—小城镇”的特色城镇体系。

创新内容:

1、 “法治”——增强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

通过划定两线三区全域空间管控范围、明确人、地、房总量上限并构建平谷区的分配逻辑、建立具有平谷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等方式增强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。

2、 “共治”——建立区域协同、城乡融合、多方参与的共治格局

借助平谷区建立的跨越三省四地的“平蓟三兴联席会议”制度,推动京津冀在生态、交通、产业等方面的协同发展。发挥全市生态涵养区唯一的新市镇——马坊镇的跨区域带动作用,构建平谷特色的城镇体系,促进城乡融合发展。统筹各方力量,探索跨区域、跨部门多元共治的规划编制管理新模式,建立多方参与的治理平台。

3、“精治”——提高城乡治理精细化水平

以减量集约发展倒逼发展方式转变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、城市功能优化调整等为目标,结合城市更新思想,确定了6类主要减量途径和2035年城乡建设用地净减量1平方公里的目标。刚弹结合,创新区级战略留白等管控机制,为未来发展预留更多空间。全方位校核与更新2016年平谷区土地资源利用调查数据,为未来搭建平谷区“多规合一”的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全覆盖、全过程、全系统综合应用平台夯实基础。

技术特色:

本次分区规划提供了一种以城乡治理为出发点、以问题为导向的全新编制思想,从提高“法治”、“共治”、“精治”水平的角度提供了规划解决方案,实现了规划从传统的管理工具向综合治理平台的转变,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运用带来实践经验。

实施效果:

1.落实北京新总规要求

平谷区作为首都北京东部重要的生态涵养区,肩负着北京新总规赋予的保障首都生态安全、坚持绿色发展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发展示范区的重大使命。规划明确了平谷区“三区一口岸”功能定位,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,确定人、地、房总量上限,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净减量1平方公里的目标。

健全体制机制,保障规划实施

1)落实城市各项发展要素,实现多规合一。

2)完善规划实施统筹决策机制。建立区委统一领导、人大依法监督、区政府统筹组织、政协民主监督制度;加强区级各部门和各乡镇之间的工作对接,搭建协作治理平台。

3)制定相关政策,保障规划有效实施。

关于我们 | 组织结构 | 人才招聘 | 联系我们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-25层 邮编:100085 电话:010-82819000 备案序号:京ICP备 05030709号-1

顶部

微博

微信